火影忍者日本史将棋天才忍者的娱乐方式澎

                            

江隐龙

《火影忍者》中可谓天才“扎堆”,然而若论聪明,恐怕非奈良鹿丸莫属。鹿丸智商超过,这一数字远超现实世界中的爱因斯坦、霍金等物理学天才。在充斥着热血少年的火影世界,鹿丸称得上异类:怕麻烦、消极、冷淡……唯一感兴趣的活动,唯有将棋。

作为象棋中的重要类别,将棋与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并称为世界四大棋类,也是一种复杂度极高的棋盘游戏,这与鹿丸的高智商遥相呼应:在人类智商排行榜上,同样有一位智商接近的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加里卡斯帕罗夫6岁开始下棋,22岁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年至6年间曾23次获得世界排名第一;同时,这名国际象棋大师还精通十五门语言,“顺便”还是一位数学家、计算机专家和纽约《华尔街》杂志的定期撰稿人。

《火影忍者》中的世界没有那么大,然而象棋与高智商的联系却在鹿丸身上得到了明确的体现。鹿丸并非主角,其出场机会远远比不上漩涡鸣人,精通将棋便成了其能力的旁白。不过,作为日本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火影忍者》与将棋之间可说的话题还有很多很多。

《火影忍者》中的将棋

高智商与象棋之间的天然联系

日本将棋,自古以来便是高智商者的游戏。这一个“古”字,最早可上溯至日本平安时代,再向前,将棋的历史便有些漫漶不清。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将棋的始祖为印度古典棋类恰图兰卡,这个笈多时期问世的对弈游戏同时也孕育出了泰国象棋、高棉象棋、缅甸象棋、马来象棋以及古波斯的沙特兰兹,而后者又是国际象棋的前身;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将棋是随着遣唐使的帆船从中国唐朝传入的——在日本平安时代之前,中国唐朝曾经流行过一种宝应象棋,“宝应”二字源于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半个世纪后,向兼政治家与文学家的牛僧孺在其《玄怪录》中提及宝应象棋,引用了其诞生传说中的一首诗:

“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系四方,辎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

宝应象棋想像图

诗中的“天马斜飞度三止”之句所点明的正是宝应象棋中“马”的走法,而这一走法不仅与后世中国象棋“马”的走法相同,也与国际象棋中“骑士”的走法相同。中国象棋、国际象棋与日本将棋并称为世界三大象棋,事实上这三种风靡世界的悠久棋种其源头很可能都指向印度的恰图兰卡,这也更容易解释三大象棋地跨万里却在走法与技巧上颇有相似之处了。

国际电脑游戏协会于年主办了第一届奥林匹亚电脑游戏程式竞赛,竞赛以棋类、牌类、智力游戏程式开发为内容,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日本将棋均是竞赛中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大名鼎鼎的围棋、五子棋、定约桥牌等——这些棋牌游戏在数字时代的视野下依然能够作为编程人员的比赛项目,源于它们在发展进程中所沉淀下来的超强的均衡性与复杂度。

将棋

相较于三大象棋,围棋为平衡先后手的均衡度设置了专门的规则,这便是贴目。围棋中黑子先手因而在布局上有优势,故对弈结束双方计算占地时黑子须扣减一定的目数以抵消其先手优势。理论上来说,越“完美”的棋类其先手优势便越不明显,反之亦然——在没有禁手的情况下,五子棋可以达到“先手必胜”的境遇,从这一角度来看,没有禁手规则的五子棋便是一种并不完善的棋类。

除了先手优势之外,博弈论视角下棋类的均衡性还可以用“策梅洛定理”解构,即在二人的有限游戏中,如果双方皆拥有完全的资讯,并且运气因素并不牵涉在游戏中,那先行或后行者当一必有一方有必胜/必不败的策略。还是以围棋为例,“策梅洛定理”意味着要么黑子有必胜之道,要么白子有必不败之道。

日本将棋得以与其它棋牌类游戏共同跻身于奥林匹亚电脑游戏程式竞赛项目,本身便是其持久生命力的证明。在文学作品中,象棋游戏常作为烘托主人公智商超群的物件出现,《一盘国际象棋对局》中的夏洛克博恩斯(即指福尔摩斯)、《死亡笔记》中的夜神月与L等都是国际象棋高手,由此观之《火影忍者》中鹿丸与将棋的联系倒显得再自然不过了。

鹿丸的最爱:将棋

日本将棋游戏树背后的持驹之喻

即使在三大象棋中相比较,日本将棋的难度也是独树一帜的,这源于其超高的游戏复杂度。

游戏复杂度的衡量方式有很多,较为常用的有状态空间复杂度、游戏树的大小、策略复杂度、游戏树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而游戏越复杂,相应数值就越高——很显然这与棋盘大小、棋子多寡及规则有着直接关系。三大象棋中,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均有32枚棋子,而日本将棋有40枚,较前两者为多;国际象棋的棋盘为八纵八横,中国象棋为九纵十横,日本将棋九纵九横,三者相差无几。然而,日本将棋的复杂度却远远超过中国象棋与日本将棋。以状态空间复杂度、游戏树复杂度两大参数为例,国际象棋分为为47和,中国象棋分别为40和,日本将棋则达到71和,几乎是前两者的两倍。仅以数值来论,日本将棋对智商的“加持”作用,要远远高于其它象棋种类了。

打驹也算是一步棋

同为象棋,日本将棋的复杂度为何有着如此巨大的领先?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日本将棋中特有的持驹规则。驹,指的是日本将棋的棋子;持驹则指将对方的驹吃掉并放置在驹台(俘虏台)上,作为“后备部队”再次使用。持驹之后是打驹,即将自己的持驹重新置入棋盘阵内任意有效点上——这也算是一步棋。

美国玄幻巨著《冰与火之歌》中,铁群岛的居民有一句“逝者不死,必将再起,其势更烈”(Whatisdeadmayneverdie,butrisesagain,harderandstronger)的格言。而在日本将棋中,这不再是一句格言而是游戏规则。因为“逝者不死”,所以对弈双方不仅需要考虑棋盘上的子力还要顾及驹台上的“后备军”;而微妙的打驹常常能够瞬间改变战局,这又印证了“必将再起,其势理烈”。以上种种直接大幅度提高了日本将棋的计算复杂度,使得日本将棋相较于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更耗心神。

这种持驹阵营,就问你怕不怕

而在《火影忍者》中,将棋不仅仅是鹿丸高超智商的脚注,其“棋道”更成为其情节的暗喻,这便是由二代火影千手扉间发明、大蛇丸发展、药师兜发扬的禁术——秽土转生。通过秽土转生,施术者可以将早已过世的忍者灵魂召唤回人世并以实体的形式复生;而在第四次忍界大战中,滥用此禁术的药师兜将历史上历代名忍如六道后人金银兄弟、“半神”山椒鱼半藏、“忍刀七人众”等召唤至现世,其场面又给予读者几多震憾。

与《火影忍者》中“豪华版”秽土转生相呼应的是,江户时代的日本的确也出现了一种“豪华版”的将棋,名为大局将棋。日本将棋变种极多,其中规模最大者便是大局将棋,棋盘三十六纵三十六横,双方各有棋子个,棋子种类达种。4年,棋士伊藤博文与安用寺孝功对弈大局将棋,双方耗时近33个小时、下了手才分胜负,其拼杀之惨烈比起《火影忍者》中绘出的世界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局将棋

飞段与角都:不死二人组的将棋之喻

如果说将棋与鹿丸、第四次忍界大战之间尚属于暗喻,那在“不死二人组”飞段与角都身上,将棋则成了明喻。

将棋棋子以子力的强弱分为大驹与小驹,大驹只有两种,便是飞车与角行。飞车可纵横走任意格数,相当于中国象棋中的车或国际象棋中的城堡;角行顾名思义可以斜方向走任意格数,相当于国际象棋中的主教。将棋棋子的行动范围普遍受限,如金将、银将等只能每次只能移动一格、香车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步兵更只能向前走一格——在此情况下,飞车与角行的行动优势便更为明显,与小驹相比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由此更能看出名字取自于飞车、角行的飞段、角都的实力与特殊地位。相似的设定还出现在字野耕平的轻小说《东京暗鸦》中:夜光式神中的双璧便是角行鬼与飞车丸,其有着浓浓阴阳道色彩的名称设定相比于《火影忍者》显得更为直白。

《东京暗鸦》中的飞车丸

飞段拥有不死之身,角都拥有五个心脏,两人因此几近永生。当然,在将棋的规则中除了王将/玉将之外均有着“逝者不死”的属性,永生反倒是正常了。将棋这一设定在象棋家族中显得另类——日本将棋离不开两大源流,而无论是西南方的泰国象棋还是西方的中国象棋,都并不存在持驹的规则,这一规则无疑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针对于这一变化,木村义德九段甚至著有《手中棋子的使用之谜》作出了专业论述。

相比于其它象棋种类,将棋棋子为平型(平面刻字),敌我颜色一致而以五角形的尖头所指方面区分进攻方面。有学者认为是持驹的规则推动了象棋由立型(立体雕刻)向平型的转变,而木村德义则认为是象棋形制的改变衍生出了持驹的规则。而在众多研究者眼中,持驹这一与众不同的规则又不可避免地与日本人的民国性格相联系,甚至被解读为“唯强是从”——这却未免有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无论孰是孰非,将棋的确曾因其持驹规则而在二战结束后为盟军高层所不喜而陷入被废风波。对此,日本名棋手升田幸三的辩护如下:

不死二人组

“国际象棋把吃掉的子不用才是真正地在虐待和杀害俘虏。在这点上,将棋对俘虏则是既没有杀害也没有虐待,而是使棋子永生并尊重其各自的能力,量才录用,使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而且,由敌变友之后,依然是把金将做金将、飞车当飞车来用,这不是真正的民主主义吗?”

棋盘上的是是非非本不适合以政治相类比,不过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中国象棋也好,国际象棋也罢,从中局到残局总是棋子越来越少,棋盘越来越“寂寞”;而将棋则不然,因为有了持驹的规则,双方子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加活跃,这其中的跌宕起伏显然为诸象棋之冠了。

飞段与角都,飞车与角行

结语

作为日本人的漫画作品,岸本齐史在其创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引入了诸多传统文化的细节,将棋也只是这些细节中惊艳的一枚碎片。如果思维再发散一些,会发现飞段的通过“咒术死司凭血”而进入诅咒状态的过程与象棋中的升变规则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象棋中,兵与卒“过河”之后可以横向移动;国际象棋中,兵到底线之后可以升变成除王之外的其它子力;日本将棋的升级则更为复杂且各有专称,如飞车升级为龙王,角行升级为龙马等。不过,飞段这个将棋中最强子力之一的化身,最终败在了爱玩将棋的鹿丸手中,那也正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精明的猎人”的黑色幽默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