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咯哈咯~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单机流亡菌。近期国行《pokemonGO!》送审,正式确定译名为《宝可梦走!》,但不少玩家都觉得这个翻译实在是太low了,于是沙雕网友们想出了个更加亲切的名字《宝可梦爬!》。好家伙,网上甚至连图都做出来了。
说到这件事就让我想起了中国两岸的玩家,因为不同的语言习惯而取出了不少雷人的译名,所以本期流亡菌给大家盘点一些地域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奇葩游戏译名吧!
1.《上古卷轴》被称为“老滚”的由来
当年《上古卷轴》之所以会被称之为“老滚”的原因就是国内代理商的锅,机翻了它的英文名,因此就成了“老头滚动条”,所以玩家们也戏称为老滚。
2.《半条命》,G胖译作《半衰期》,台湾译作《战栗时空》
国内的玩家喊了那么多年的《半条命》最终被G胖的官方名称《半衰期》击败了,但台湾翻译的《战栗时空》可能骨灰级大神都无法理解,你们说哪个更好呢?
3.《幽灵行动》,台湾译作《火线猎杀》
战术大佬的游戏《幽灵行动》在台湾译作《火线猎杀》。我还记当初自己氪金都打不过,最后还是开高科技爽了一波剧情那么大家猜一下《幽灵行动:断点》被叫什么?《火线猎杀:绝境》!我当时第一眼看去还以为是全境封锁呢!
4.《炉石传说》,台湾译作《炉石战记》
一眼看上去很中规中矩,但是你可知?《炉石传说:地精大战侏儒》被台湾译作《炉石战记:哥哥打地地》。当时看得我脑海一堆问号闪过???小老弟,你怎么肥事?
5.《地铁:最后的曙光》,台湾译作《战栗深邃:残光月影》
台湾除了《时光战栗》还有《战栗深邃:残光月影》,可见战栗这个词在台湾有多流行。名字是起得好,但太长加上文化差异就很难理解了,总结下来两个名字各有千秋,喜欢谁更多就供君自行挑选吧。
6.《古墓丽影》,台湾译作《古墓奇兵》
古墓丽影这个可谓是大陆翻译极其优秀的游戏名了,既有内容又有美感,但台湾玩家却起了个《古墓奇兵》???或许是参考了《夺宝奇兵》的名字硬扣上去的称号吧?
7.《生化危机》,台湾译作《恶灵古堡》
这个游戏想必流亡菌就不用多介绍了,但《恶灵古堡》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不知从何而来。生化危机其实有两个英文名,分别代表《恶灵古堡》和《生化危机》,其原因是当时其中一个英文名被美国的一支乐队注册了,所以卡普空被迫改名。
8.《我的世界》,台湾译作《当个创世神!》
可在生存模式里,我想也当不了啊!
9.《最终幻想》,台湾译作《太空战士》
如果只说《太空战士》你知道是哪款游戏吗?没错,就是《最终幻想》,在这之前台湾还有一个翻译你肯定不知道,那就是《公主蒙难记》。因为早期的《最终幻想》,那时他们翻译不怎么考虑直译,而是完全参考游戏内容,游戏里又出现了太空飞艇,战士,所以就有了这个《太空战士》。
10.《弹弹堂》,台湾译作《弹水阿给》
当年这个益智网游可谓是8、90后的童年,不知多少人玩过这款游戏。但这个《弹水阿给》还真是第一次听,它的来源是英文名CrazyArcade中的Arcade和“阿给”读音贴近,所以取疯狂阿给,可能有人问,那弹水去了哪?因为台湾的一个小吃叫做淡水阿给,没错,是一款小吃!所以台湾那边将其简称为《弹水阿给》,这真的离谱了。
11.《只狼:影逝二度》,台湾译作《暗影双死》
笔者认为,国内翻译的影逝二度后缀比起《暗影双死》更加上口,暗影双死,要不干脆就叫梅开二度好了。
12.《极品飞车》,台湾译作《极速快感》
经典赛车游戏《极速飞车》一直都是译名界里的标杆,台湾的翻译《极速快感》同样也不差。至于哪个更好,就要看玩家的喜好了,你觉得呢?
13.《猎天使魔女》,台湾译作《魔兵惊天录》
这太离谱了,听到这个名字我不仅倒吸一口气,果然很惊天。
故事的末尾,笔者有句话想说。近些年来随着我们文化水平的上升,中国玩家群体不断壮大,现在几乎不用过多考虑翻译或是译名等问题了。这都要感谢那些尊重中国玩家的优秀开发者们,更要感谢当年默默付出的汉化团队,期待国产游戏可以走出国门,让其他国家的玩家也可以感受到汉语带来的魅力!
如果您喜欢本文不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