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9系列评测有了哈苏和ColorOS,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将优点变成优势,是一门学问。回忆起两年前发布的一加7Pro,可能很多人已经记不清它具体有几颗摄像头,却总能想到那块「花1亿元定制」的90Hz高刷屏。如果说好屏幕在一加7Pro上,还仅仅只是作为优点存在,那么一加8系列的到来,则让其真正成为了一加手机最大的优势。

当大家纷纷开始跟进高刷新率这项参数的时候,彼时的一加又往前迈了一步,将目光放到了更流畅,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份流畅性上。所以你会惊奇的发现,或许都是10Hz屏幕刷新率,一加8Pro用起来似乎总要比同期竞品来得「smooth」一些。

但手机这个行业的确没有那么多秘密可言,一招鲜很难吃遍天。于是,一加9系列「变了」。至于变成什么样,一加宣布和哈苏达成品牌战略合作之后,答案其实就已经跃然纸上了。是的,这代一加手机在强调屏幕素质的同时,把影像能力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另外,发布会正式开始前,官方也正式确认了换装ColorOS系统的「传闻」,以最简单高效的方式,彻底解决了此前大家对于一加手机系统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满。多年以后,如果极客博物馆这档经典怀旧栏目还在,一加9系列一定会成为不错的素材。

和往年一样,一加9系列依旧延续了一代产品两款机型的组合策略,命名方式也没啥意外,就叫一加9和一加9Pro。为了便于阅读,以下我们会从屏幕、影像、设计、系统以及设计这几个维度依次展开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文章正式开始前需要说明的是,这次我们一共拿到了三台产品,其中包括两台一加9Pro(绿洲版本和黑洞版本)和一台一加9(鲸蓝版本),正文配图也是基于此进行拍摄。

一「直」一「曲」,大小均顶级

大家应该还有印象,一加8系列的时候,两款机型均用的是曲面屏,不过一加9系列换了种思路。一加9Pro依旧为曲面屏,而一加9则选择了柔性直屏。因此,尽管二者的打孔方式保持一致,还是可以通过屏幕尺寸以及形态这两个条件来进行区分。

除了一眼就能看到的差异,两块屏幕的规格特性也不尽相同。一加9的这块柔性直屏,其实就是之前一加专门为8T从三星定制的那块屏幕,尺寸为6.55英寸,AMOLED材质,X分辨率,40ppi,最高亮度可以达到nit,正面覆盖有康宁大猩猩玻璃,机身前后均设置了光线传感器,支持级自动亮度调节,并且也通过了HDR10+认证以及DisplayMateA+认证。

虽说屏幕本身较一加8T没有变化,但使用体验上有了进一步提升。一加9新增了一颗色温传感器,因此它具备「环境色自适应」能力,手机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光变化,自动将屏幕色温调节到系统认为最舒服的状态。当然,最终选择权在用户手里,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手动开启或者关闭。

我们在OPPOFindX3Pro评测中提到过的视频超清增强以及视频色彩增强功能,也出现在了一加9上。借助算法,能够将p分辨率视频提升到p以上,观看一些低分辨率视频时,效果还是挺明显的。不过可能是出于续航考量,视频超清增强和视频色彩增强无法同时开启。

另外,它的视频超分功能需要软件支持。除了相册,诸如抖音、微博、B站、腾讯视频、优酷视频以及芒果TV等常用视频平台目前都已经做了适配。从一加那里我们了解到,后期陆续还会有更多第三方应用加入进来,具体信息大家可以留意下官方公告。

如果说一加9的软硬件能力做到了当前直屏顶级水准,那么一加9Pro则近乎是曲屏「天花板」。对于一加9Pro所用到的这块屏幕,DisplayMate对它的评价为「堪称完美」,包括色彩准确度、亮度、反射率等等在内,都有着极佳的表现。

规格参数上,一加9Pro屏幕比一加9稍大一些,为6.7英寸,采用E4发光材料,X分辨率,55ppi,拥有原生10bit色深,峰值亮度可以达到1nit,一加9上支持的10Hz刷新率(可同时开启K+10Hz)、视频超分、自动色温调节、级自动亮度调节也都有,并且保留了MEMC视频插帧。

以上这些数据虽也漂亮,但并不是一加9Pro屏幕最有看点的地方。和年初发布的三星GalaxyS1Ultra一样,这块屏幕同样采用了LTPO技术。对于LTPO大家多少也有一些了解,除了功耗控制比LTPS屏幕来得更好,刷新率可调范围也更广。

拿到「上等食材」,如何做到物尽其用就各凭本事了。在S1Ultra上,三星将屏幕刷新率下限拉低至10Hz,一加9Pro则更加激进,实现了1Hz到10Hz的自适应刷新率调节。

将刷新率调节等级做到精细化,意味着系统有足够大调用空间,为不同应用场景匹配最佳刷新率。具体到实际使用层面,保证流畅性的前提下,一加9Pro的这块屏幕会更加省电。

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如果只是带来了强大的动态刷新率能力,而没有让其得到最大化利用,多少显得有些浪费。所以一加针对游戏场景,带来了一项官方叫做O-Sync的游戏显示优化技术。和大家比较熟悉的G-Sync不同,它的核心诉求是进一步降低屏幕响应时间,以此来提升游戏灵敏度。

不过它并非开放式能力,需要做单独适配,官方给出的首批游戏名单包括QQ飞车、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使命召唤、英雄联盟(手游)以及荒野乱斗,后期还会有其它游戏陆续加入进来。

整体而言,一加9和一加9Pro的屏幕素质都属于目前行业顶级水准,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正如前边我们讲到的那样,从屏幕形态到软硬件能力,两款产品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你喜欢直屏,一加9自然更好,要是对各方面都追求极致,一加9Pro略胜一筹。

打上哈苏标志,体验会更好吗?

半个月前,一加在深圳召开了一场影像发布会,正式宣布与哈苏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又一个拥抱传统相机品牌的手机厂商。两家品牌的结晶,便是一加丨哈苏手机影像系统。此前,华为徕卡、vivo蔡司的合作策略,更多是从提升光学性能入手,一加的选择不太一样,将重点放在了色彩上。

一加丨哈苏手机影像系统中,能够明显感觉到哈苏印记的地方主要有三个,包括哈苏专业模式、哈苏水印以及哈苏快门。一加9系列的哈苏专业模式的界面设计以及功能设定,均基于哈苏风格来设定,你可以根据拍摄需要手动调整包括ISO、曝光时间、白平衡等在内的各项关键参数。

该模式下,一加9和一加9Pro均支持直接拍摄1bit色深的DNGRAW格式图片,可以为后期处理留出足够大的空间,不过和传统RAW格式一样,DNG格式图片的确要比JPG格式大很多,基本都在0MB往上。

既然是与哈苏共同打造的影像系统,一加9系列的图片水印样式自然也和以往的一加手机有所不同,采用了OnePlus×Hassdlnlad的做法,在相机设置界面中开启水印功能之后,水印会直接打在图片底部中央位置,稍后样张展示环节大家也能直观看到。

「哈苏快门」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虚拟快门按键改用了和哈苏相机一样的橙色涂装;另外,快门音效也同样借鉴了哈苏风格,按下快门后可以听到「咔哒」的反馈声,感觉还是挺特别的。

拍摄过程中我们留意到一个细节,全屏取景时,它的快门键依旧会保持实体状态,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对取景视野造成小小影响,可能做成和FindX3系列一样的中空环形样式会好一些。

不过以上这些都不是一加丨哈苏手机影像系统最核心的点,这套系统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色彩表现。对于一加9系列的成像色彩,一加和哈苏做了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进行了传感器级别的色彩校准,并且达到了哈苏专业中画幅相机的标准;另外一项工作则是色彩风格调校。

由于色彩本身就是一件很主观的感知,同时影响最终呈现效果的变量因素有很多,想要在手机上做出哈苏「味儿」,难度可想而知。之前在接受极客之选采访时刘作虎也谈到,一加和哈苏工程师以及哈苏大师一起「碰」了数月之久,才达到理想水准,色相、饱和度、亮度等很多方面都有调优。

规格参数上,一加9前置摄像头为万像素,f/.4光圈,索尼IMX传感器;后置为主摄+超广角镜头+黑白风格镜头的三摄设计,其中主摄为0万像素(不支持光学防抖),索尼IMX传感器,超广角则用的是此前OPPO和索尼定制的那颗索尼IMX,万像素。

一加9Pro前置摄像头和一加9保持一致,后置相机更强。它的主摄同样为0万像素,f/1.8光圈,支持OIS光学防抖,传感器型号为索尼定制的IMX,支持输出1bit色深RAW格式图片;超广角镜头以及黑白风格镜头和一加9一样,不过多了一颗万像素长焦镜头,支持3.3倍变焦(基于主摄)。

除了以上这些可以直接在公开渠道看到的参数,针对超广角镜头边缘畸变,一加9系列在传统镜片模组之外,增加了一片特殊的自由曲面镜片。区别于常规镜片,它的表面做成了不规则自由结构,能够起到校正边缘光线的作用,保证光线垂直投射到传感器上,从硬件层面上解决了畸变问题。

以上这组图片分别为一加9Pro标准模式以及超广角模式拍摄所得。实际对比下来可以看到,这次一加对于不同镜头之间的色彩一致性控制,做得比较令人满意,画面整体风格没有出现明显偏差。另外,超广角样张边缘的地砖接缝也没有出现变形情况,可用性非常强。

主摄/夜景模式

超广角/夜景模式

相对白天,一加9Pro的夜景表现其实要来得更惊艳一些。这次它的主摄和超广角均支持夜景模式,主摄就不提了,无论高光压制还是暗部提亮都恰到好处;光线相对不足的条件下,超广角镜头能够有近乎同样出色的效果,是我没有想到的,并且由于视角更广,比主摄更适合拍大场景。

一加9Pro/人像模式

一加9Pro/黑白滤镜

人像模式下,一加9Pro人脸识别对焦速度比较理想,逆光拍摄效果也不错,不过感觉背景虚化「用力过猛」,多少显得不太自然,建议之后往回调一下。另外,一加也为其准备了多款滤镜风格,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拍出各种不同效果的图片。哦对,人像模式不支持使用滤镜拍摄。

一加9/标准模式

一加9/超广角

一加9/夜景模式

就实际表现而言,一加9的影像能力同样令人满意,无论光线充足的白天还是夜景拍摄,直出样张都很棒。不过由于主摄不支持光学防抖,拍摄过程中可能需要「端」的更稳一些,另外,没有长焦镜头,也使得它的可玩性多少会打上一些折扣。

视频方面,一加9主摄和超广角镜头均支持8K30fps或者4K60fps拍摄,一加9Pro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主摄实现4K10fps视频录制。另外,这次一加9系列的相机设置中均做了「高效视频存储」选项,简单来说就是允许将视频存储为HEVC格式,从而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同时用了一段时间一加9和一加9Pro之后,这代一加手机影像部分给我的感受,是更稳也更有特点了。其实就目前手机行业的软硬件水平而言,做到成像效果不翻车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但想要变得有特点,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这次联合哈苏一起参与到色彩调校工作中,一加的确在这代产品上做到了有特点的成像。如果你同时用一加8Pro和一加9系列来拍摄同一个主体,便会很容易发现,后者的样张色彩会稍「暖」一些,整体给人感觉更有「人气儿」,而非生硬的好看。

每种配色,都有不一样的触感

回过头来看下设计部分。在众多手机厂商中,可能最不用担心CMF水平的品牌,就是一加。回顾近几年上市的一加手机,似乎每一代都有记忆点,以去年的一加8系列为例,无论是干净的「青空」,还是多变的「银翼」,都让人念念不忘。一加9系列,当然也没有打破这一传统。

先来说一加9Pro。这次一加一共为其匹配了三种颜色,除了文章中展示的绿洲和黑洞配色,还有闪银版可选。而这三种配色版本,不只是颜色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处理工艺也各不相同,无论你最终选择为哪一种颜色买单,都会有一种「定制」的感觉。

具体来讲,绿洲版本一加9Pro正面看上去是一种淡淡的绿色,接近墨绿色,但又比之来得稍浅一些,整体视觉效果会比较柔和。为了达到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种效果,一加在它身上用到了比较特别的双层AG工艺,后盖由高雾AG玻璃和漫反射AG膜片叠加而成,手感极其细腻。

黑洞是我更喜欢的一种配色。它属于非常纯粹的黑,并且还做了许多细小的晶体,光线打上去会有零星反光,干净却不无聊。一加把它的后盖称为「哑光雾面闪点玻璃」,所采用的工艺名称也很文艺,叫做「黑洞丝绸玻璃工艺」。

可能正常状态下很难发现,借助友商旗舰的显微镜功能可以清楚看到,黑洞版一加9Pro的后盖表面其实有很多锥形结构。据一加介绍,这些六棱锥晶体是通过特殊腐蚀腐蚀药水作用于玻璃所得到的,除了能够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摸上去既像磨砂却又多了一些细腻感,有机会大家可以到线下店感受下。

一加9同样有三种配色版本,分别叫做鲸蓝、黑曜、紫翼,我们手里这台是鲸蓝版本,实际颜色效果介于天蓝色和浅蓝色之间,处理工艺和一加9Pro绿洲版本一样,也是双层AG。但就我手里这两台机器而言,摸上去似乎一加9Pro绿洲的手感要稍稍细腻一些(也可能是错觉)。

握感相关,一加9机身长度为毫米,宽度为73.9毫米,厚度为8.1毫米,重量控制在了克;一加9Pro机身长度.毫米,宽度为73.6毫米,厚度8.7毫米,重量控制在了克。将两款产品同时放在一起,其实大小差不多,当然拿在手里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不出意外地,一加9系列依旧保留了大家熟悉的三段式按键设计。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三段式除了实际使用价值,可能更重要的还是「标志性」。之前一加产品经理也聊起过这件事情,进入到5G时代之后,保留三段式对内部堆叠以及信号等很多方面都带来了负担,但有些东西还是需要坚持。

骁龙,和「愿望成真」的ColorOS

核心硬件配置部分,可能是一加9系列「最无聊」的地方。意料之中,一加9全系搭载了骁龙芯片、LPDDR5内存以及UFS3.1闪存,一加9拥有8GB+18GB和1GB+56GB两种存储组合版本,一加9Pro提供8GB+18GB、8GB+56GB和1GB+56GB存储组合可选。

实测,一加9Pro安兔兔8.0版本跑分分,鲁大师分。续航相关,一加9系列两种机型均为mAh电池,匹配65W有线闪充。有所区别的是,一加9不支持无线充电,而一加9Pro则支持50W无线闪充,这也是后者机身稍厚的原因之一。

从我们的实际测试结果来看,利用原装有线充电器,5分钟可以从1%电量充至%、10分钟可以充至44%、15分钟可以充至64%、0分钟可以充至81%,充至%只需要8分钟,充电速度非常快。

无线充电速度也不错,实测5分钟可以从1%充至14%、10分钟可以充至7%、15分钟可以充至39%、0分钟可以充至51%、5分钟可以充至63%、30分钟可以充至75%、35分钟可以充至87%、40分钟可以充至97%,充至%大概需要4分钟,不过需要配合一加50W无线充电板才可以。

如发布会前官方公布的那样,一加9系列正式由氢OS系统,改成了ColorOS11。不过在细节上,还是保留了一些一加的特色,比如桌面延续5行6列的布局规则、壁纸换成一加定制款、增加一款一加专属时钟样式,通知音效以及色调也都改成了一加风格,当然其它就是正常ColorOS了。

其实一加换装ColorOS系统,讨论点不在应用层面,毕竟ColorOS已经做到了国产厂商靠前的水平,成熟度没啥可担心的。可能存在矛盾的地方,是「独立性」上,或许此前很多一加用户对氢OS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满,但直接改用ColorOS总会给人一种不那么「纯粹」的感觉。

不过抛开感情因素,单就用户体验而言,一加的选择没有任何问题,能够带来更好的软硬件能力。另外,公司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走得更远,就需要更大的市场空间作为支撑,而将产品做到足够全面,是最基础的要求。

在我看来,所有的改变都会面临风险,只要大方向正确,就没必要顾虑太多。

没有短板,选谁都对

除了以上这些,其它诸如多功能NFC、双立体声扬声器、Wi-Fi6、蓝牙5.……所有你希望看到的配置,一加9系列都没有落下。并且,在寸土寸金的机身内部,一加9和一加9Pro都塞进了Haptic马达,那种干净利落的振动反馈,同样「旦用难回」。

回顾一加手机发展史,你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友商拼性价比的时候,一加在讲手感,友商跟进全面屏的时候,一加在搞高刷屏,友商跟进高刷屏的时候,一加又在聊色彩,似乎一加总是和大家不在同一个频道,但却从未掉队。

一加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此,他们很少会在硬件参数上浪费口舌,而是更愿意将时间花到「精致体验」这四个字上。一加9系列的优点有很多,无论屏幕、影像、设计、手感、快充、性能还是系统,都可以拿出来作为卖点宣传。

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代一加手机,我们认为「精致体验」依旧最为合适。至于该如何做选择,其实也很简单,喜欢直屏选一加9,追求极致入一加9Pro。

销售相关,8GB+18GB版本一加9为元,1GB+56GB版本为元;8GB+18GB版本一加9Pro为9元,8GB+56GB版本为5元,1GB+56GB版本为元。

本文由极客公园GeekPark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